欢迎访问湘潭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今天是:
您的位置:>通知公告

海外商标布局、监控及纠纷应对指南

发布时间:2025-11-05

为了更好地应对企业商标(品牌、字号等)在海外被抢注及被侵权的问题,我国企业应当增强商标保护意识,及时开展商标海外注册布局,加强商标和市场监控,一旦遭遇海外商标纠纷,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积极应对,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概述

企业为避免遭遇商标在海外被抢注或被侵权,一般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预防或应对:

1.海外商标注册布局

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企业的商标(品牌、字号等)通常在当地获得注册后才能获得认可和保护。因此,在重点国家或地区及时开展商标注册布局,是防止他人抢注、维护企业利益的最有效策略。另外,在当地获得商标注册也是请求有关部门采取行政措施或向法院起诉的必要权利基础。

2.海外商标和市场监控

针对重点国家或地区开展商标和市场监控,有助于及时掌握信息、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纷。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海外商标注册情况的监控,及时了解自身商标是否已被申请注册,以在争议商标的审查和异议等阶段尽早采取措施,避免权利生成后产生纠纷。另一方面,企业可以监控市场上是否存在侵权产品,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以及早避免市场份额被蚕食或企业声誉受损等负面影响。

3.海外商标纠纷化解

企业如果已经在海外遭遇商标被抢注或被侵权,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应当细致研判形势,选择对企业整体发展最为有利的策略。另一方面,应当充分了解发生纠纷的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有关制度规则,运用适宜手段推动纠纷化解。

二、维权应对措施

1.海外商标注册布局

当前,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商标注册都采用先申请原则;尽早在海外进行注册,是预防商标在当地被抢注的最佳方案。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商标,不仅应在国内进行注册,还应及时在重点国家或地区进行注册,包括商品的生产地区、商品或服务目前已覆盖的市场和潜在市场等,做到“市场未动,商标先行”。必要的时候可以扩大商品和服务的注册范围(包括类别等),以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商标权益。企业可以选择下述三种方式进行商标注册。

 

 

 

(1)单一国家或商标注册

在企业依据发展策略选定商标注册布局的国家或地区后,可以依据当地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向相应国家或地区有关部门提交商标注册申请。

单一国家或商标注册针对性强,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灵活布局保护。

(2)区域性商标注册

当企业需要申请商标注册的国家或地区较多且集中在某一区域时,可以选择向有关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商标主管机关申请注册。注册成功后,商标在该国际组织的各个成员国或地区均可获得保护。

目前,世界范围内提供区域性商标注册保护的国际组织有两个:一是欧盟;二是非洲知识产权组织(OAPI)。

(3)马德里国际注册

中国是马德里体系的成员之一,我国申请人经由该体系提交一份申请、缴纳一组费用,便可在多达130个国家申请商标保护。具体而言,我国申请人需首先在国内提交商标注册申请,获得受理通知书或注册证书后,以此作为“基础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国际商标注册申请。

2.商标和市场监测

企业可以构建严密的商标监测预警体系,监测商标抢注和商标侵权行为,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应对措施。

(1)商标监测

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商标公告进行监测,以了解是否有他人注册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一旦发现即可以采取相应行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国家或地区的商标注册制度与我国不同。比如在欧盟及部分欧洲国家,商标审查主管机关并不审查是否存在在先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也不会主动基于在先商标驳回在后申请。

(2)市场监测

市场监测,即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商标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以了解是否有他人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一旦发现侵权假冒行为即可以采取相应行动。市场监测通常由专门的调查公司或经销商体系完成,也可以通过海关边境措施来实现。

3.纠纷化解

 

 

 

(1)对审查中的商标提出“反对”

在商标审查阶段由商标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单方面提交正式书面函件,陈述反对商标注册的具体理由,由商标审查员依职权判断是否认可反对的理由,进而决定是否驳回商标的注册申请。

(2)对申请中的商标提出异议

如果发现商标在海外被他人抢注,权利人可以依据当地的异议制度,在异议公告期内提出异议申请,请求制止该商标的获得注册。

(3)对已注册商标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如果错过商标异议期或异议失败导致争议商标已核准注册,被抢注人还可以利用无效宣告程序请求相应主管部门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继续争取维护自身权益。

(4)对已注册商标提出撤销

对于企业在海外进行商标申请或者监控的过程中发现的他人抢注商标,如果根据注册人的情况判断其没有实际使用,则可以充分利用撤销程序,申请撤销该商标的注册。

(5)向抢注人或侵权人发送警告函

向抢注人或侵权人发送警告函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在有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解决纠纷,在有的情况下可以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可以较低成本促进纠纷的解决。

(6)谈判与和解

谈判与和解也是处理海外商标权益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通过谈判与和解的方式能够解决商标权益纠纷,费用成本通常要比司法程序更低,周期也更短,在某些情况下商业效果也更好。

(7)调解或仲裁

在商标权益纠纷发生后,企业可以根据在事先或事后达成的合意,选择调解或仲裁的方式来解决纠纷。除各国的调解或仲裁机构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仲裁与调解中心也提供专门的知识产权纠纷仲裁和调解服务。

(8)诉讼程序

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商标被抢注、被侵权而造成权益受损时,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在世界范围内,通过诉讼程序维权,通常周期较长、成本相对较高,但其是保护力度较强的途径之一。

(9)行政救济

通过行政措施解决纠纷,对企业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救济途径。尤其是在司法体系尚不健全完善的国家或地区,选择行政救济往往效率更高、效果更佳。

(10)积极寻求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帮助

2019年,我国成立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截至2023年7月18日,我国已在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等地设有43个地方分中心。此外,中华商标协会设有商标海外维权工作委员会,定期发布海外商标抢注监测预警报告,为国内企业海外商标维权提供信息咨询。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组织编写的《海外重点国家商标维权指南》7-17页(2024年6月发布)

附件:海外重点国家商标维权指南